经常听到有朋友问我们:哎呀,摄影技术很难学吗?
其实仔细想一想,很多好照片都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木就可以拍摄出来,所以我们询问了十几位职业摄影师,然后汇总了他们类似的观点,告诉你:只要你有敏锐的观察力,依靠一些极其简单的方式和对相机的熟知,就可以让你拍出相当不错的照片。
1.相机的基础知
对于还是初学者的你来说,不要一起步就忙于菜单参数的多少,做好以下几步,那么这个相机也足够让你拍出很好的照片来。
・把白平衡(WB)设置为自动。
・ISO可以在白天选择100,室内或晚上选择400。
不要一开始就把你的照片设置成RAW的格式,这太复杂,后期不易处理,其实JPG的一般模式就足够用了,并且为你大量处理照片提供了方便。但就这些也还是不够的,拍摄照片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刚好出现美景时相机就罢工了。
・所以出门前一定要充好电,如果有条件就多带一块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拍摄完毕后要注意相机开关的状态,有时拍到好片子而兴奋的你可能就忘记了关电源,所以要养成随拍随关的好习惯。
・每次导出自己的照片后要随手将存储卡格式化,为下次拍摄做好准备。
记得将图片进行双备份!
2.将你的照相机设置为全自动模式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菜鸟,拍摄时先选择全自动模式(也称绿区模式,就是一个绿色照相机图标或者一个绿色的框子)或者程序模式(P),在这样的条件下,光圈和快门都由相机控制,对焦选择自动对焦就可以。
其实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因为很多摄影师在快拍的时候都是这么用的。但是这里很想告诉大家可以用自动对焦锁定而后再构图的保险方式拍摄,而且无论你使用什么相机都会有这个按钮,也不会因为机器的贵贱而有所不同。
要习惯性拍完照片之后回放看看,如果你想给朋友拍一张“到此一游”照,却拍成了风景清晰而人是模糊的,
那就把相机从P档改回绿区模式,井尽量把被摄体放到画面中央,继而对焦就会变得精准而容易得多了。
再者,很多朋友还会抱怨手中的相机对焦太慢,快门迟滞严重,很容易错过一些精彩的场面。
看完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你会知道,从摄影者发现目标按动快门的那一刻到拍摄完毕,相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所做的工作并不简单,要测光、测距、对焦和光,时间耗费最久的恐怕就是从半按快门后镜头对焦,
对焦完毕按下快门到曝光开始的阶段,相机可忙了。但是其实如果你懂得一些方法,就能让你手中的单反拍摄出不少精彩镜头,方法其实很简单,你也能做到。
这样你就可以试试自动对焦锁定功能,在拍摄时可以提前取景,并对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焦点锁定之后,如果画面的构图不佳,一定要进行二次构图,让主体调整最佳位置,之后再按下快门完成拍摄。这里切忌大幅度地调整相机位置。
如果充分掌握了自动对焦锁定技巧,不管被摄体位于画面的什么位置,都可以自由进行对焦,这是自动
对焦摄影的基础。当然你也可以拍摄动态的物体,比如拍摄汽车,你可以预先将焦点对准没有车辆的路面,
当汽车驶过时,抓住时机按下快门按钮。使用这种方法的话,即使是面对高速行驶的赛车,也能轻松应付,
不会再有迟滞的现象。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经常应用于人像摄影,等待出现生动的表情时进行拍摄,这也
适合于其他的拍摄场合,操作简单,只要多加练习,就一定能拍出很好的照片。
3.注意快门速度与状态
安全快门的使用
拍出清晰的照片是照片最基本的要求
拍片的时候,经常会造成照片模糊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拍摄时的快门速度没有达到安全快门,手的抖动就会直接反映到照片上,导致出现拍虚的情况。安全快门速度并非一成不变,它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有关。焦距的倒数就是安全快门速度,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例如,如果在尼康D80上使用50mm的镜头,那么1/75s就是安全快门速度(因为尼康D80焦距转换系数为15,所以50mm的镜头的实际等效焦距是75mm)。
如果选择1/128以上的快门速度都能够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反之则会出现拍虚的情况,习惯性地带上脚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带上快门线,在需要它们的时候拿出来,相信你一定爱不释手。
・提高ISO设置可以让快门速度提高,但提高ISO太多会造成画质的下降,还是要谨慎。
4.回放你的照片
每次拍完照片了要回放一下,要尽量把每张放到100%的大,观察清晰度如何,不行还可以重拍。
要养成回看照片的习惯,并不是让你单纯地欧赏自己的照片拍的有多美多棒,或是因为自己终于拍到了美景而雀跃不已,并没有说这样有多不好,只是希望你能冷静下来看看自己照片拍摄的质量如何,并仔细观察构图是否合理。比如说,你在拍人像的时候,画面在四周是不是多了一些衣角或一些不速之客的半个肩,
如果是,那你最好再重新拍一张。再比如说你的景别太大,主体人物被理在了人海之中,就请你掉重拍吧。
如果你每次都能做到如此理性地拍摄照片,多拍几张,拍出自己满意的图片来,相信好照片一定能被你拍出来。
5.使用场景模式
想玩转手中的数码相机首先就要了解它到底有哪些功能,并且还能合理运用。如今市场上大部分的DC或数码单反上都有各种场景模式,几乎涵盖了生活中拍摄的各种题材,就算你不会光圈和快门的合理组合,也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
1)人像模式
人像照片中你一定喜欢浅景深,虚化的背景,人像模式就是能自动将光圈开到最大,虚化背景凸显拍摄人物的效果,并且在色彩上,也会相应降低饱和度和对比度,美化肤色,让照片看起来更加艳丽。有些DC在逆光时候选择人像模式时,还会自动开启机内闪光灯为主体补光,不过一定要记得开启防红眼功能,让画面更自然、更清新。如果你喜欢尝试不同的感受,也可以试着用人像模式拍摄一些风光或静物,相信一定会有更加意外的收获。
2)风光模式
当你看到坝上的风光和九赛沟的自然风情时,你一定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相机,留住这一刻。使用风光模式时,在保证正确曝光的前提下,相机缩小光圈,景深范围加大,让从最近到最远处的风景一样清晰。同时风光模式还会自动提高饱和度,增强对比度和锐度,以达到色彩鲜艳的效果。有的相机还可以微调红色、绿色和蓝色,从而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3)运动模式
相比之前的两种模式,运动模式使用的频率会少得多,在使用运动模式时,相机会自动提高快门速度,并连续自动追焦,弃跑中的运动员或跳动不止的小女孩儿都能准确拍好,甚至还有些会开启连拍模式,让动态效果变得更好。
4)夜景模式
夜晚的灯光虽美,但是过暗的背最总会让你東手无策。如果没有脚架,也无法固定相机,那么你可以开启夜景模式临时救活。有些夜景人像模式为了获得更多的背景光量,采用了低速快门,同时为了避免快门过慢,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可根据周围的条件自动选择感光度。夜最人像模式会自动开启闪光灯和防红眼模式,虽然光线有些硬,但是画面清晰,焦点明确。通过后期的PS处理,你依然可以得到较为满意且自然的效果
Tps:为了保证在更加香暗的场景下也能够轻松完成对集,专业外接闪光灯可以在拍摄前用闪光进行自动对焦辅助光闪光,比手动对焦模式更能够保证正确的对焦。
6.获得更好的照片的其他一些忠告
前面说过,我们集合十几位职业摄影师的意见,由他们给出了针对最最入门的初学者的一些经验。
1)注意天和地填充画面
在拍摄时一定要考虑到画面的布局,切忌天空和地面等分,让画面呆板没有生机。同时也要突出主体,加大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
2)靠近,再靠近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喜欢对着拍好的照片裁来裁去的,心里想如果能再近一些就好。很多人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反正回来还可以PS(即用 Photoshop软件进行调整),但是PS后的照片像素质量一定会下降,并且通过镜头拍摄出来的近景和后期剪裁的近景其空间透视是完全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在处理没有把握的景别时,不妨多拍几张,靠近一点拍,再近一点拍。
很多时候,靠近被摄物体无疑是将干扰项排除的最好方法,这样使你的图片更加简洁,使你的趣味中心点得以加强。如果想让趣味中心更具有动感,可让它稍微偏离画框的中心位置。
3)主体和主题
在拍摄作品前要问问自己这幅照片的主题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普遍性寓意?而这些寓意也好,主题也好,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个主体的看法了。
对于一幅照片的主题的认识每个人的观点和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些不同由来的点完全是通过画面中的主体,或一个人、或一件东西或一群人或一组事件来表现的。而这个主体如何表现呢,就又回到了拍摄技巧的问题上了。你可以用特写,凸显主体;可以利用前景与主体的色调差异,同时还可以表现空间感;也可以利用光线的对比,好像舞台灯光一样,只把想表现的主体打亮;更可以利用景深将空间拉开,背景简化从而凸显主体;当然还有拍摄角度、画面布局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处理主体。当然表现主体很容易,但是表达主题思想却非易事,很多专业的摄影师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所以身为初学者的你不必太过着急,多拍多练才是硬道理
4)站着拍,着拍,还是躺着拍
说白了这就是个角度的问题,不同的视角表现事物的感觉是不同的。当你想表现规模和气势或展示巨大的空间效果,就需要尽可能升高拍摄点,也就是所谓的“站着拍”,你甚至可以试试鸟瞰视角来拍摄。但当你要表现被摄物体的伟岸、高大或雄伟,你就要选择仰拍(躺着拍)的角度来拍摄。所以还是那句话:拍片子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刀切。所有的拍摄手段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画面的主题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许多新的数码相机提供了旋转液晶屏,为难度高的取景角度提供了方便。
5)注意背景:简洁
任何一种拍摄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凸显主体,背景的简洁方法也不例外,而通常我们会用到的简化背景的方法不外乎景深和拍摄角度。
虚化背景:采用较大的镜头光圈(F28,如果你有更大的就更好了),尽可能地缩小景深范围,将焦点放到被摄主体上,让虚化的背景与清晰的主体形成鮮明的对比,从而凸显主体。
角度的不同:要有选择性地调整拍摄高度,或仰角,将拍摄主体村托在碧蓝的天空之中;或俯视,以单纯的马路、清晰的水面、翠绿的草地为背景,让主体轮廓清晰可见。
6)小心逆光
摄影的本质是光,光是摄影的命脉和灵魂。你可以用顺光将被摄主体照得清晰可见,可以用侧光给被摄体以立体感,更可以用逆光表现一种质感。相比之下逆光最难表现,我们都知道有逆光时画面光比大,曝光控制难,有时我们经常会让主体漆黑一片,只剩下简单的轮廓而已,也有时会曝光过度,被摄主体失去层次和质感。所以逆光,要小心啊!不过你也可以尝试使用録区模式强制开启闪光灯,为被摄主体补光。